最近,宁波市妇儿医院小儿神经内科病房连续住进了三四名脑炎患者,病区44张床位,三分之一住的是脑炎患者。据该科主任黄明海主任医师介绍,每年七、八、九月份是小儿脑炎的高发季节,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病毒性脑炎和细菌性脑膜炎。
如孩子出现 持续头痛、发烧、精神差等症状, 并且治疗后没有好转, 建议到小儿神经内科找专科医生看看。
今年,宁波市妇儿医院小儿神经内科屠友权副主任医师连续接诊了几例重症脑炎患儿。其中有一个10岁女孩,近一个月前转院到妇儿医院治疗,目前住在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处于昏迷状态。
“这个女孩子很可惜,脑功能严重受损已出现脑萎缩,会留下严重后遗症。”他介绍说,一开始,女孩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还以为是感冒了,在当地医院治理一段时间,病情没有起色。后来转到妇儿医院神经内科,检查做出来乙脑病毒引起的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房里还有一个9岁男孩,持续发烧、嗜睡,检查后确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孩子在这场疾病中,脑干受损,所以心率一分钟只有四十几次。至于孩子是感染了哪种病毒,目前还没有明确。
黄明海介绍说,病毒性脑炎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和脑实质受累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是临床最常见的无菌性脑膜炎。多数病毒性脑炎在3周内会好转,不会留下后遗症,但重症脑炎也不是没有,比如在该院,每年也会碰到两三例像以上这样的重症病例。
细菌性脑膜炎好发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
一般来说,细菌性脑膜炎好发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屠友权说,前段时间科室接诊了一个出生才3个月的婴儿,因为患严重的细菌性脑膜炎导致脑萎缩,引起双下肢瘫痪,非常可惜。还有一个2个多月的孩子,因为患骨髓炎,细菌随着血液循环突破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严重的细菌性脑膜炎。
“因为6个月以下的婴儿相对来说免疫功能弱,而血脑屏障又还未发育完善,所以是细菌性脑膜炎的好发人群。”屠友权分析说。
黄明海说,年龄越小的婴幼儿患细菌性脑膜炎初期越没有明显的症状,而这么小的孩子又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家长要特别引起警惕。“比如孩子出现少哭、少动、反应差、高热、惊厥等现象时,就要引起重视了。这种毛病一旦起病,病情进展非常快。”
强身健体和接种疫苗是预防关键
黄明海介绍说,在以前,脑炎还是一种比较可怕的疾病,死亡率挺高,现在医学发达了,绝大部分脑炎不会致命,经过治疗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其中也有5%左右的重症病例,千万不能忽视。
预防脑炎,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身体免疫力,平时规律锻炼身体,预防感冒与肠道感染。尤其是婴幼儿,家长避免带到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家里注意通风通气,避免交叉感染。
其次,预防接种,同时,还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比如,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
接种流脑疫苗可预防流脑。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冬、春季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患了脑炎的小盆友会有哪些表现?
病毒性脑炎最初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如果家中有小盆友常常先有全身不适的感觉,很像感冒症状,但是很快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的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并且呕吐的特点往往不是先恶心再吐,多数是喷射性吐出。还有一些小盆友低热或不发烧,仅有头痛、呕吐或精神萎靡等症状,对这种情况绝不可以掉以轻心,要及时到医院做全面检查确诊或排除。
患了脑炎的小盆友怎么防治?
如果不能及时送往医院,可以采用高热的护理方法。家长可以按照下列方法给患了脑炎的小盆友进行护理。
1、体温上升阶段:寒颤时注意保暖。
2、发热持续阶段:应用退热药时注意补充水分。
3、退热阶段:及时更换汗湿衣服,防止受凉。
4、注意口腔清洁和皮肤清洁,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瘦肉稀饭、面条、青菜汤等。
预防病毒性脑炎的方法——
1、孩子出生后按时接种计划免疫,这些预防疫苗能防止因感染某些病毒(如麻疹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而造成的脑炎。
2、孩子要远离家中的小动物,如猫、狗、松鼠等。因这些小动物身上可能带有不同种类的病毒,一旦被其咬伤,就可能有病毒进入体内。
3、对正在流行的传染病(如肋腺炎脑炎、疱疹性脑炎)而又没有接种疫苗的,要尽可能做好隔离工作。
4、对于以节足动物为媒体的病毒性脑炎(如纹媒病毒性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除接种预防疫苗外,还要防蚊虫叮咬,积极采取灭纹防蚊措施。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家长要引导孩子勤洗手,饭前便后、特别是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其次,家长要经常把衣服、被子拿出来晒,包括小孩的玩具;最后,保持家里干净整洁,若家里有感染病毒性脑炎的儿童,要做好家中环境的消毒工作。
6、建议多锻炼,增强孩子的自身抵抗力
来源:综合现代金报、NBTV新闻中心、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