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微生活

搜索
查看: 10141|回复: 0

[文化历史] 客家文化:婚嫁风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9 14:38:57|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婚俗在过去较长的历史里,是父系家长制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儿女婚姻起主宰作用。一般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明媒正娶”。婚姻形式以“嫁娶婚”为主,即男方向女家求婚,女方到男家成婚。
一起来了解下婚嫁礼俗的那些事儿吧!

(一)相亲
  男女双方经媒人介绍以后,如果双方有意,则由男方择日携伴到女家相亲,叫做“偷看”。见面时男方要给女方红包一个,谓“面花钱”。如果双方有心结合,则女方收下男方带来的两包糕点,表示同意结交为伴(“糕”谐“交”),否则退糕,示意辞谢。若男方不满意,则不用午膳便拜辞回家。

  过去旧俗,客家有“入家女”、“花顿女”、“童养媳”、“等郎妹”、“隔山娶亲”等几种婚嫁形式。相亲一项,只“入家女”、“花顿女”有之。“童养媳”、“等郎妹”因为卖给男家时已按乡俗进行了嫁礼,到时只要在农历年三十晚成亲(俗称“分床”),不必办理任何礼仪,也不一定办席请客,社会上承认其为“合法”婚姻。




         这种包办婚姻的陋俗,在比较偏僻的山区仍有残存。“隔山娶亲”是以前侨乡的一种特俗婚俗。侨乡男子年轻时出洋谋生,父母在家托媒人替他找个媳妇回来,孝敬父母,照看家乡,拜堂时以雄鸡代替新郎。要是新郎终老不归,则“新娘”徒承妻名,孤灯独宿守一辈子活寡,最后只好买儿女来抚育。

寻乌文化 客家婚嫁风俗

寻乌文化  客家婚嫁风俗

(二)定亲
  相亲以后,双方开始商议女子的“身价银”。讲明由男方出多少“身价银”(一般以九为尾数,谐“久久长”),并交一部分作定金,叫“大注”。这就表明女子已有所属了。男方交了身价银后,便向京方索要嫁妆。过去有钱的人家,嫁妆差不多连新房的全套摆设(橱、柜、桌椅、被帐、冷衫、热衫、及新娘日常起居用品)都包括在内。





      男方除了给女方一定数的身价银外,还得另外给丈母娘“乳浆钱”,对她的养育之恩表示感谢。姑娘在定亲之后,要为男方全家每人做一双布鞋,随嫁妆送上,叫“满家鞋脚”。这一方面显示女方的勤快.灵巧,另一方而也寓了全家和谐相亲的意义(“鞋”谐“谐”)。现在人不穿自制鞋了,便改用商店买回来的布鞋或皮鞋代替。

客家婚嫁风俗

客家婚嫁风俗

  定亲以后,隔段时间男方要将“风水先生”排定的吉二日良辰“送”给对方。送日子那天,男方得事先给女家每人准备一个红包,叫做“满家红”。此外还要准备一只活鸡做“带路鸡”,带到女家以后,对方再回送一只鸡“带路”,意为从此以后可以常来常往了。

(三)归婚
  归婚也就是完婚,这是婚姻的最后定局。归婚前一天的下午,男方先要办好“三荤三斋”或“五荤五斋”和相当数量的猪肉,派人到女家去敬祖公,叫“送家神”。女家接到以后,给来人一个红包示谢,然后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到祠堂祖宗神位前祭拜,讲明缘由,再用来设宴招待族中亲友,在所送“家神”中,另有两块切成长条状外带一小块的猪肉,是特成送给丈母娘和媒人婆的,叫做“肚痛肉”和“媒人肉”。现在男女为自由恋爱,“媒人”只是一种形式,但仍然可以领到“媒人肉”。

客家婚嫁风俗

客家婚嫁风俗


  新娘出嫁那天要在里面穿一件“旧”衣裳,叫“带魂衫”。上轿时,由父母或兄长牵出门,这时新娘要哭嫁,做出很伤心不忍舍家而去的样子,而新娘的母亲(或家中长者)则手持一盆水,朝送嫁队伍泼去,意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样做无非是要女儿从此孝敬公婆,侍侯夫婿,就如同“覆水难收”,不能轻意离异。


      送嫁队伍中由媒人在前面替新娘“径露水”,接着是新娘未成年的弟弟(胞弟或堂弟),扮演“阿舅”的角色,手里拖一束由柏树、松树扎成的“青”,叫做“拖青”。这里有两重含义,其一替新娘将沿途“凶煞”拖掉,使新娘能平安到达夫家,盖以“青”谐“净”也,其二,松柏象征“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爱情永笃。


      接着新娘后面是女嫔相,其中有一人专门用花篮装着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用一条九尺红绸带两端绑住双脚,这叫做“子婆鸡”。“子婆鸡”一定要大要壮,最好一带进洞房,放在床下当日就会下蛋最佳。其用意是希望女儿嫁出去以后,能像鸡一样百子千孙、儿孙满堂,而九尺红绸带以“九”谐“久”,寓长久之意。新娘下轿时,新郎用红包从“小舅”手中赎过轿门钥匙,将轿门用脚“踢”开,新娘则往外对“踢”,互相不甘示弱。新娘走出轿门,将手中一包“新娘果子”(里边有花生、糖果、莲子、枣子等)抛给前来接亲看热闹的人,自己则同新郎一起入屋“拜堂”、进洞房。


  中午设宴请客,以婆媳的“妹”家为中心,他们分坐在正厅厨房来菜的第一、二张桌,称为上席,其他依次安席。在新娘母亲和媒人席上,还专门给她们放了两只大鸡腿,以示殊荣,宴席完后,山新娘、新郎给客人敬茶,被敬的客人则故意出一些难题刁难新娘,新娘也竭尽才智使每个人都接自己的“新娘茶”,因为喝过以后,客人必须在茶盘里放一个红包酬谢。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喜庆的娱乐形式。双方斗智斗勇,尽情玩乐而已。

  下午由新郎“送”丈母娘回家,这是新郎一生中唯一可以接受丈母娘馈赠红包的一次。聪明的女婿,会让丈母娘多转几个门出去,这样丈母娘每出一次门,都要给新郎一个红包。丈母娘也趁此机会给小俩口道些吉利祝愿的话。新娘过门后的第一次洗澡和洗脸水,都由家中姑嫂代为准备,待新娘淋浴以后,则要在水桶或脸盆里放一个红包答谢。借此沟通彼此之问的感情,以
便日后和睦相处。


       第二天起早,新娘还要偕婆婆到莱园里转一圈,俗谓这样便可以婆媳有缘(“园”谐“缘”),相敬如宾了。闹房不属结婚仪式,或有或无。一般在宾客宴散以后,一些青年男女亲友进新房与新郎新娘逗乐,要新人说唱捧逗,如新郎抱新娘咬红花(红包),新郎新娘合吃一颗糖果,唱歌跳舞等。过去还有“坎压油堆”的陋习,就是一个个压到新娘身上。这种现象多少带有人类早期野蛮群婚的遗风,现已革除。过去有些地方因新房狭窄,闹房改在厅堂举行。闹房连续三天,这三天内不分大小,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客家闹房,还受一种观念的支配,认为越闹越吉祥。广东客家人闹洞房的习俗中特别突出说四句,以吉祥、祝福、禧戏的语言构成押韵四句词,贯穿着整个闹房过程,典雅、风趣。


如月光光,看新娘,新娘肚屎圆丁当,今朝下种子,明年八月生出桂子满天香。这类既带嬉戏又含祝福的四句词常引人捧腹大笑。

客家传统婚嫁风俗多承中原周礼古制沿续下来,而有许多繁琐礼俗到了今天已经在不断简化或被遗弃了。


吃喝玩乐 | 生活资讯

尽在寻乌微生活公众平台

[本内容可在个性签名中修改]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官方QQ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