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704|回复: 0

[特别播报] 热烈祝贺《江西地方珍稀文献丛刊·寻乌卷》发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4 10:27:12|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1日,《江西地方珍稀文献丛刊•寻乌卷》新书发布会在寻乌淳信公司三楼会议室成功举办。寻乌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承源、副会长王佳京及研究会部分成员、寻乌县文联主席陈晓清、寻乌县党校常务副校长刘传健、党校胡永忠、寻乌县作家协会代表黄卫兵、及寻乌县摄协部分代表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陈治忠同志主持,刘承源、刘传健、陈清、王佳京分别在会上发言。会后举行了签售仪式。


《江西地方珍稀文献丛刊》是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策划实施的一个濒危文献抢救与整理项目,由黄志繁担任主编,刘承源担任副主编。

其中,寻乌卷分为二册,由王佳京、陈治忠、刘腾洲编纂。卷一摘录了民国十六年(留车)《寻邬石碣廖氏族谱》、光绪十七年(澄江)《太原王氏族谱》、民国十五年《澄江谢氏三修族谱》、光绪二十八年(南桥)《长邑温氏初修族谱》、民国二十七年(龙廷)《寻邬大田梅氏族谱》、光绪十八年(吉潭)《富美村汤氏族谱》、光绪十二年(吉潭)《到狮角陈氏四修族谱》、道光二十五年(晨光)《长邑篁乡严氏族谱》、民国九年(文峰长举)《黄氏族谱》等九部寻乌老旧族谱。这些文献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比如《大田梅氏族谱》之三篇《盗寇志》,纪事从明隆庆年间延续至民国二十一年,跨越三百六十余年,弥补了《长宁县志》《寻乌县志》《寻乌人民革命史》等官书记载之不足,对于研究赣闽粤交界地区地方史,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据刘承源先生介绍,在上海市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馆等公藏机构所藏的近千部赣南谱牒中,没有一部像《大田梅氏族谱》那样有如此丰富的战乱记载。再如《长邑温氏初修族谱》凡例之后的《序》以及《琳公传》《计开赡漕产业》、第三册“圣纯传”、第六册“福华传”等文献,则详述了长宁县军籍及漕运的由来。卷二收录了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四十二方碑刻、两百余份契约文书、曾作梅江西乡试硃卷,以及民国谢竹铭所著《应酬从俗》及《寻邬乡土志》。这些文献对于研究明清及民国时期寻乌县社会经济状况,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

  寻乌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周年志

寻乌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17年1月16日,是由一帮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与担当的县籍人士所共同发起的。它最显著的特点是纯粹的学术性与民间性,不受时俗所迷惑,不为利益而折腰。因此得到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宜春学院、厦门大学、龙岩学院、嘉应学院等高校的一批学者以及寻乌籍外出精英的大力支持。

运作一周年来,艰辛与快乐并存。在没有任务经费的情况下,依靠全体会员的捐赠及义务劳动,田野调查的足迹覆盖全县,共拍摄了老旧族谱30余部、碑刻70多方、契约文书300多份。另外,王佳京、陈治忠、刘腾洲编纂了《江西地方珍稀文献丛刊•寻乌卷》二册,刘承源与黄志繁合作编纂《江西地方珍稀文献丛刊》一套十册,刘承源、凌天明、王佳京、刘松共同整理校注嘉靖十五年《赣州府志》一部(赣州市图书馆项目),刘承源、刘松与外地学者合作整理嘉靖三十四年《虔台续志》和天启三年《重修虔台志》各一部。

2018年,研究会的工作重心依旧是收集乡邦文献。继续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合作,计划由刘承源编纂《寻邬文献丛刊》四册,将包含邝摩汉《石谿词》、刘淑士《寻邬应酬须知》等著作。

附图:寻乌县历史研究会采风部分合影


附图:寻乌县历史研究会会员作田野调查

 

监制:王佳京 审核:刘承源   编辑:陈   蕾



吃喝玩乐 | 生活资讯

尽在寻乌微生活公众平台

[本内容可在个性签名中修改]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官方QQ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