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晚20时49分,在CCTV2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栏目中,集团寻乌县文峰乡涵水片区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再一次被央视报道,这也是该项目继今年4月28日CCTV13新闻频道进行专题报道后,央视频道第二次播报,并将该项目的实施作为江西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先进经验向全国报道。
报道中,项目总工涂定祥就该项目水质治理措施接受央视采访:“人工湿地共分12级,将我们废弃矿山的水引排在这里,通过种植水生植物,通过12级逐级对水质氨氮进行降解,从而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据了解,东江发源于江西寻乌县,由安远、会昌等多县流经广东省,是珠三角和香港的重要水源。上世纪70年代寻乌县大规模开采稀土,遗留下来的废弃稀土矿区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尾砂流入寻乌河,影响了东江源头的水质。目前,寻乌县正在对废弃矿山区域原有河道进行清理治理打造人工连片湿地,这是江西、广东开展联动合作共抓东江源环境大保护的项目之一。
为保护东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江西、广东两省在2016年签订了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协议暂定期为三年,两省每年各出资一亿元补偿资金,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三亿元奖励资金,专项用于东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
施工后的稀土矿山区 寻乌矿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系赣州市寻乌县重点工程,集团承建该项目以来,面对任务量大、时间紧,矿山治理矛盾多等诸多困难,迎难而上,制定了详细的生产计划,划分了责任区域,从土壤酸碱性的改良、人工培土、耐酸性植物种植、边坡刻槽到放置植生袋、喷播植草等,每一道施工工艺都倾注了建设集团技术人员的心血与汗水,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江西有色”新时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谢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