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环蛇:剧毒。由于被咬后,不会疼痛,不会红肿,很多家里人误认为无毒蛇,导致抢救不及时致命。体型较小,常见的不会超过1斤,颜色黑白相间。小溪边和池塘边有水源的地方是银环蛇常出没的地方,大家最喜欢晚上出去郊外活动,一定要多加注意。
银环蛇毒性极为猛烈,是陆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位前八位。人被咬伤后疼痛感较小,数小时后如不及时治疗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2、眼镜蛇:又叫饭勺头,就是眼睛蛇,肤色成黑色。身体较短,攻击前会直立40公分,发出“富富富”的声音。此时不要靠近,就会自行离开不会攻击。农村收割完水稻后会入屋,活动在老屋门前屋后。
呼吸麻痹是被眼镜蛇咬伤致死的首发原因,眼镜蛇咬伤中毒较严重的病人,甚至在呼吸遭受抑制以前已经出现严重休克。
3、眼镜王蛇:剧毒。常见的为黑褐色和黄褐色,体长2米以上。攻击前会直立体长的三分之一,并且会主动向人发起攻击,也就是追人,发出“喝喝”的声音,声音悠长,5米外都能听到。处深山活动多,早春后会出现在溪边和矮山觅食。
眼镜王蛇的毒液里主要含有神经毒素,另也包含了心脏毒素。在攻击时,蛇毒注入受害者体内后,毒素会迅速袭击被咬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剧痛,视力障碍、晕眩、嗜睡及麻痹等症状;伤者会因心脏血管系统崩溃而进入休克状态;最后会因呼吸衰竭、心跳减弱而死亡。
4、金环蛇:金环蛇和其他环蛇属的蛇一样,动作缓慢,不爱攻击人类,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跃。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黄环和黑环相间排列,两环宽窄大致相等,尾短圆钝。活动于平原、丘陵、山地丛林、塘边、溪沟边和住宅附近。
金环蛇的毒性较其近亲银环蛇弱,但仍然属剧毒蛇,而数量也较银环蛇多。
5、尖吻蝮: 又名蕲蛇。尖吻蝮全长120—150厘米,大者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呈三角形,与颈部可明显区分,有长管牙。生活时背面棕黑色,头侧土黄色,二色截然分明,体背棕褐色或稍带绿色,其上具灰白色大方形斑块17—19个,尾部3—5个,此斑由左右两侧大三角斑在背正中合拢形成,偶尔也有交错摆列的,斑块边缘色深,腹面乳白色,咽喉部有排列不规则的小黑点,腹部中央和两侧有大黑斑。
尖吻蝮的可怕之处在于,很多时候看到人它是不跑的,一动不动,而且体色的伪装出色,很难让人发觉,进了它的攻击距离就给你一“吻”。
6、竹叶青:颈细,眼红色,体背呈草绿色,自颈部以后形成左右各一条白色纵线,或为红白色侧线,或为黄色侧线,体长 60- 90 厘米。生活于山区树丛或竹林,常栖息於溪涧边灌木杂草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约30毫克。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
1、在山区行走时,扎好裤脚(更不能穿短裤),穿好鞋袜(莫穿凉鞋)。
2、在草丛中行走时,手持一棍棒,边走边打草,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
3、夜行应持手电筒照明。
4、野外露营时应将附近之长草,泥洞,石穴清除并关好帐篷门,以防蛇类躲藏。
5、常备蛇药,以防万一!
6、遇见毒蛇,应远道绕行,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从伤口情况也可以判断:毒蛇咬伤通常见两个或一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牙痕。但一些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
最好是医用止血结扎,也可以用鞋带、撕衣服做布条等等。在伤口上方适当位置结扎,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结扎要迅速,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切记: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受阻而坏死。注射抗毒血清后,可去掉结扎。
简单用消毒剂冲洗一下伤口,(如果伤口内有毒牙残留,应迅速用小刀等其他尖锐物挑出)用消毒过的小刀划破两个牙痕间的皮肤切开成十字型,同时在伤口附近的皮肤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数处,不断挤压伤口20分钟,这样可使毒液外流。也可用吸吮器将毒血吸出,但应避免直接以口吸出毒液,若口腔内有伤口(溃疡、龋齿)可能引起中毒。
打蛇毒血清之类的事儿是医生的事,就不用您操心了。救治毒蛇咬伤,最有效的就是蛇毒血清,所以不管伤者经简单治疗是否已经恢复,先送医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