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烧烤、小龙虾、酱爆螺,
可谓夜宵三大宝。
俗话说,“清明螺、壮如鹅”
现在是螺蛳最壮的时候。
但是,螺有很多种,
碰到这种螺千万不要尝试!
它叫织纹螺
叫织纹螺
织纹螺
(以下是织纹螺本螺了)
☟☟
注意!!
织纹螺汛期已经到来!!
一颗就可致命!!
每年4—9月是织纹螺旺汛期
同时也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候
有些织纹螺体内含有麻痹性神经毒素,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切勿前往海边采捕、贩售、食用织纹螺,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据介绍,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有些地方还称作割香螺、小黄螺、甲锥螺,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其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尖细,长度为1—2厘米,宽度为0.5—1厘米。另外,其壳面常具有1到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表面图案看起来就像织布,螺口处呈白色。
织纹螺味道鲜美,是很多人喜爱的“下酒菜”。但有些织纹螺种类体内含有麻痹性神经毒素,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是名副其实的“餐桌杀手”。
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国家明令禁止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为了避免中毒事件发生,建议广大市民朋友不要购买食用不懂识别的螺类产品。不小心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症状,须立即到医院就诊。
●2015年5月,福建莆田一2岁男童吃织纹螺后中毒,或成植物人。
●2007年5月7日,福建莆田荔城区长丰村,9人食用织纹螺中毒,其中5人住院。
●2005年7月14日,福建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渔民陈某食用织纹螺后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曾有相关部门检测,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织纹螺体内一种叫做“石房哈毒素”的毒性大增。该毒素对人体的经口致死量为0.54-0.9毫克,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很可能就致人死亡。
从外形上看,织纹螺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约指甲盖大小,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炒熟的织纹螺颜色层次分明,外形小巧。
这是神经毒性,至今没有特效药。这几年医院对病人多数是采取催吐、排泄、洗胃等办法,加快新陈代谢,尽量少地让人体吸收。好在总有人中招,但没发生过死亡的病例。
早在2012年,卫生部就发公告称:浙江等地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引起织纹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公告明确了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过风险警示:食用织纹螺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潜伏期一般在10分钟至3小时。该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寻乌人
赶紧转给身边爱撩螺的朋友
提醒他们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