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
2020.8.6 23:2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江西卷 寻乌篇
江西省东南部,赣、闽、粤三省交界处坐落着一座寻乌小城,境内奇峰突兀,层峦叠嶂。在万壑绵延之中,一条寻乌水穿境而过,这条100多千米的河流,濡养了寻乌儿女,更见证了寻乌的风雨沧桑。
位于晨光镇司城村的刘氏宗祠,兴建于明嘉靖年间,这里曾是明代黄乡巡检司衙门所在地。
依靠着寻乌水,寻乌县一度成为了赣、闽、粤三省贸易中转的重要水运枢纽,寻乌水勾连起了南来北往的货物运输,成就了寻乌空前的繁荣。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民国政府以这条河流的旧称寻邬,命名“寻邬”县。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寻乌县,沿用至今。
曾经蜚声于世的“盐米之路”是寻乌县保存较好的一段古道,如今人迹罕至。
自古赣南多粮少盐,粤东盐丰粮缺,闽西盛产茶叶。行销粤盐政策实施后,三地商人贸易往来频繁。明清时期,这条古驿道凭借着盐上米下的货物运输而得名“盐米之路”。
屹立在荒山野岭的石峯亭,为往来的客商提供了短暂的休憩之地,更见证着客家商帮不惧前路艰难险阻、勇于开拓、艰苦奋斗的精神。
占地3000平方米的田塘湾大屋,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由3栋大屋组成“7厅11井”的主体建筑结构,共75个房间,可容纳宗族血亲上百人。大屋的中轴线上单独设立一个祖堂,用以祭奠先祖。建筑内的房门皆朝向祖堂,即使同宗族的人口发生增长而需要扩建大屋,也不改变其所在的核心位置。
连同田塘湾大屋在内的客家古民居,周田古村一共坐落着28座。寻乌客家人以大屋为躯壳,将同一血缘的族人包裹起来,彰显着客家人生生不息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寻乌县屹立着培风、文笔、日新三座古塔,古塔虽饱经沧桑,但仍以高耸入云之姿,彰显着寻乌人对文风昌盛、人文蔚起的虔诚祈愿。
明正德年间,王阳明巡抚赣州等地,大力清剿地方匪患后,他提倡兴办“社学”,地属赣州管辖的寻乌县受其影响,在安定之后,逐渐迎来了文风的兴盛。
宝葫芦顶巍然耸立,屋檐四角翘展犹如飞翼,吉潭镇圳下村,这座修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双层双托式亭阁,名为“文昌阁”。
晨光镇司马第围屋为清代寻乌乡贤古同勋所建,因其尊崇教育,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倾注了诸多心血。
在古同勋的带动下,众多乡贤纷纷解囊,用私田征收的田租来资助学子教育、乡试路费,逐渐完善了学田制度,为寻乌文脉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自此,莘莘学子踏上了对文化的探寻之路。
数百年前,中原南迁而来的客家人将稻米加工制成形似北方面食的“粄”,藉此追怀祖先,以解思乡情。
一个个饭团在巧手的揉捏下,顷刻间化身为黄粄。赋予寻乌黄粄独特风味的是乡里盛产的茶油,茶油中的抗氧化活性多酶分子抑制了黄粄氧化酸败,使黄粄更耐贮藏,越发清香。
将黄粄切成大小一致的片状,香菇、蒜苗一一切丝,放入油锅内混炒,肥厚的香菇饱吸油汁,激发出浓烈的清香,黄粄和油汁充分融合,泛出黄亮的色泽,鲜嫩的香菇和绵密的黄粄碰撞出鲜香黏糯的丰富口味。素炒黄粄、煎黄粄等由不同方法制作的黄粄美食,一一端上饭桌。
十月的武夷山脉渐渐染上了秋天的色彩,横亘在山脉深处的寻乌县,金灿灿的果实挂满了枝头。趁着天清气朗,寻乌县的果农们测量脐橙的含糖量,以保证果实的甜度。
果农们身处的这片蕴含着酸性红土的丘陵地带,孕育出了皮薄肉厚、质脆化渣的脐橙,又因受到南部高山的阻隔,昼夜温差大的条件赋予了脐橙积累10.5%到12%的含糖量的绝佳环境,寻乌赣南脐橙因此闻名遐迩。
如今,寻乌县的果业基本建成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链。赣南脐橙、寻乌蜜桔、猕猴桃等水果,竞相生长,飘香的瓜果支撑着寻乌走向更繁盛的未来。
乌县是世界上大型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之一,丰富的稀土资源给予了百姓富足的生活,却因露天开采矿石资源,造成山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诸多生态问题。
2017年,作为赣州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重要试点示范地区之一的寻乌县,通过采取矿山地形整治、恢复植被等措施,使得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逐渐恢复生机。在生态环境和稀土发展的权衡中,寻乌县坚定了稀土产业精深加工的决心。
占地面积为4.43平方千米的石排工业园,是新建的稀土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吸引着30余家电线、电缆、电机生产等通用设备企业在此落户。
如今,寻乌县陆续兴建了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等日常活动场所。不仅便捷了百姓的生活,还使寻乌县呈现出一幅美丽新农村的生态画卷。
近年来,寻乌县着力打造青龙岩、项山甑等生态旅游景区,这座绿意盎然的小城焕发着全新的魅力。随着寻龙高速公路的开工,寻乌蜜桔、赣南脐橙等特色物产将运往广阔天地,寻乌迎来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融合的发展之路。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中国影像方志
《寻乌篇》
播出时间:8月6日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