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赣州18县市区 这些名字的来历 你都知道吗? 下面听小编慢慢告诉大家~ 当然,我们先得了解一下咱们大赣州的来历~ 赣州 赣州因位处赣江上游,江西南部,并于清康熙年间和民国初先后置分巡赣南道和赣南道,故俗称赣南;因宋代分设南安、虔(赣)州两个行政区,故简称南赣;因隋开皇九年(589)改南康郡为虔州,故又称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以“虔”字为虎头,虔州号“虎头城”,非佳名,诏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保留虔字的底部“文”,故称为赣。赣州之名始于此。 章贡区 因章水、贡水于赣州合流成赣江,以此得名。 南康区 古称“南林”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南康县,因“地接岭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太康三年属南康郡。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属南康国。 赣县区 因二水于赣州合流成赣江,以此得名。(2016年12月,赣县撤县设区为赣县区。) 信丰县 唐永淳元年(682年)分南康县东南地置南安县,是为建县之始。天宝元年(724年),因与福建省泉州南安县同名,故改名信丰,取“人信物丰”的含义。 大余县 秦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南野县,大余属之。至西晋属南野县地。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将县地由南康郡转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陈顼太建十三年 (581)归始兴郡分置安远郡。隋开皇十年(590)改安远郡为大庾县,1957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庾县改称为大余县。 上犹县 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年)置上犹县。《明一统志》:“以地有犹水,故名。”《读史方舆纪要》:“犹水,县东半里,源出大犹山。” 崇义县 明置祟义县。《郡县释名》:“本大庾、上犹、南康三县地,正德十四年(1519年)都御史王守仁平横水贼置县。”《读史方舆纪要》:“治近上犹之崇义乡,因名。” 安远县 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年)置安远县。以濂江(又称安远水)得名。隋开皇中废,唐建中三年(782年)复置。 龙南县 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置龙南县。《读史方舆纪要》:“以在百丈龙潭之南也。”北宋末改虔南县,南宋初复改龙南县。 全南县 唐置虔南镇,以处隋虔州之南陲得名,虔州因虔化水为名。清置虔南厅,1912年改虔南县,1957年简改为全南县。 定南县 明万历六年(1578年)置定南县。据《郡县释名》:“县在府南圉,山寇出没,取平定之义也。”清改厅,1912年复改县。 兴国县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以年号“太平兴国”为县名,至今已逾千年。 宁都县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阳都为宁都(因境内有太平里,以安宁之意而名为宁都)。此为“宁都”县名之始。迁县治于阳田营(今石上镇王田营村)。 于都县 始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以北有雩山,取名雩都,1957年改称“于都”。 瑞金市 唐天祐元年(904年)杨行密析雩都县之淘金场置瑞金监,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升县。据《郡县释名》:“以掘地得金名也。”1994年设瑞金市。 会昌县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置会昌县。据《郡县释名》:“时凿井得瓴甋十二,上有篆文唐会昌年号,因以为名。” 寻乌县 明置长宁县,《郡县释名》:“万历四年(1576年)讨平叶槐割安远、会昌二县地置,长久安宁之义也。”1914年因与四川长宁县同名改寻邬县,以城东有寻邬堡水得名。1957年简改为寻乌县。 石城县 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置石城县。《郡县释名》:“以山多石,耸峙如城,故名。” 是不是很长知识? 以后 再也不担心有人问家乡的由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