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很早就有人类的足迹。上世纪80年代初,在文峰小布和吉潭圳下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末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古代的寻乌属蛮荒之地,土著统称为百越人。随着客家人的迁入与反客为主,土著或迁入山地,或繁衍中断,或被汉人同化。
寻乌客家人的形成源于历史上的几次人口迁移。据《赣州府志》记载,中原汉人最早到赣南和闽粤地区是在秦汉时期。秦为防范南方百越族人,曾派遣50万大军南下,经江西、广东,直到广西。秦灭亡后,这些官兵大多留居驻地,成为赣南、粤北地区客家先祖。
到了唐代,赣南已有赣县、南康、雩都、宁都、安远等县治,寻乌隶属安远县。
据《松口镇志》记载:“早在唐代就有部分汉人陆续迁入松口。”
松口在梅州东北部,地处闽粤要冲,有一条北通福建上杭、武平的古道,中间经过寻乌、会昌筠门岭。
寻乌是松口与上杭间的中间站,在靠徒步行走的古代社会,作为两地必经之处的寻乌,肯定已有客家先民居住。
宋代有了客家人迁入寻乌的记载,最早有何姓、凌姓、潘姓迁入,
到南宋末年,寻乌已有36个大姓定居,县城、晨光、项山、三标四地为聚居地。
北宋时,金人多次进攻中原地区,大批汉民南逃,直到赣闽粤地区。
到南宋末年,文天祥、张士杰、潘任在赣闽粤三角地带起兵抗元,客家子弟纷纷响应入队。
南宋灭亡后,很多官兵留存当地,成为开基祖。
元朝时期,统治者十分残暴,对南方汉人尤甚,把他们划为第四等人,严重歧视,并派重兵监视,严禁人口流动。
该时期寻乌人口迁徙记载所见不多,仅有澄江王姓记载于元大德年间(公元1303年)迁入。
到了明代,迁入的客家人逐渐增多。
原因有二:
一、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闹倭患,倭寇与当地匪盗勾结,残害百姓,而官府腐败无能,抵抗不力,致使百姓深受其害。为逃避祸乱,有部分客家人逃难到寻乌定居;
二、经过明朝二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客家人口大增,为寻求新的安身立命场所,又有部分客家人迁至人稀地广的赣南谋求生存发展,寻乌是一块理想之地,因此有较多人迁入。
到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据有关资料估算,全县人口约有720人。 到了清朝,迁入人口剧增,这是因为:
一、清兵入关,战争连绵不断,大批中原人逃到寻乌等山区避难安居;
二、郑成功抗清队伍到台湾后,清政府为了切断大陆与郑成功的联系,颁布了“迁海令”,强迫沿海居民三次内迁,直到偏远山区的寻乌;
三、赣闽粤交界处,随着几次中原汉人的大迁入,和该地客家先民经过几百年的开发和繁衍生息,人口膨胀,为谋求生存空间,而迁入人口稀少的寻乌山区。
期间,寻乌人口也出现过超负荷现象,为摆脱人口拥塞的困境,寻乌客家人开始向外迁徙。
这种迁徙不是逃难,也不是举家式的外迁,大部分是兄弟分家,向外谋求发展。
迁徙的大致方向是本省各地及西南地区,其中四川最多。
其原因是康熙年间,张献忠入川,与清军交战,双方损失惨重,人口严重流失。
四川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特产丰饶,清政府作出“移湖广,填四川”的决策,规定凡入川男丁补白银八两,妇女儿童补四两。
优惠政策吸引寻乌客家人入迁“天府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