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微生活

搜索
查看: 9843|回复: 0

[文化历史] 寻乌旅游—东团围(刘氏宗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1 11:57:28|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赣粤闽交界的江西寻乌县文峰乡有一座客家围屋叫东团围,是至今赣南发现的历史最远久的围屋,距今有600多年了。    围屋里居住着世世代代的刘姓客家人。据《刘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初年,祖先刘隆由瑞金的金塘背村迁来,当时还没有寻乌县,这里归安远县西乡,叫石溪堡。刘隆开垦荒地,十余年后,其子刘允恭建起了三栋祖房。其孙有七兄弟,勤劳能干,人丁迅速兴旺起来,于是再扩建宗祠、内外围屋,并设东西两门,因“门开东西两向,遂名之日东团围”。   东团围是一座椭圆形围屋,座落在形似龟背的山包上,占地200亩,屋后山丘弓形环抱。如从更高的山俯视,只见东团围雄伟壮观,四周池塘密布,一条水溪环绕后注入西门塘,围屋犹如飘在水面的一个大盆。注重风水的客家人选地真是用心良苦。   经过几十代人的发展,围屋规模宏大。总祠有上、中、下三栋,采用砖木结构,三栋总祠共竖十根圆形大木柱,柱顶雕龙画凤,顶棚画有精美地花卉图案,显富丽堂皇。近千间房围绕总祠而建,成内、中、外三层围包围。这些房均为土木结构,但结构严密,布局奇特,既保留了中原建筑的雄伟,又结合了南方建筑的优雅风格。围内房屋通风、光照都设计得很合理。从围屋的整体结构看来,当时建设者是更多的考虑建筑物的风水,居住的舒适性和便利性,防卫的功能不那么突出,这与当时当地的环境有关,也与围屋有利的防卫地形有关吧。   如今外围的大部分房已倒塌,只留下一米高的基脚,其整体仍然清晰可辨,其余的房屋保存较完好。   目前还有近两千人生活在围内,里面有小卖部,卫生所,还有了幼儿园,村民生活倒还方便,但围屋太老了,居住条件也差,经济条件好的人在围外做了楼房,搬出了围屋,但大部分村民还留住在围屋,老人们更是难舍祖屋,情愿守着围屋安度晚年。   每逢春节、清明节,周边的刘氏后裔,还有福建、广东的宗亲有许多人都会到东团围来拜祭祖先,东团围此时热闹非凡,客家风情浓郁,好客的东团围人上请下迎客人,满面春风,爆竹声时起时伏,整个围屋充满者欢歌笑语。围屋建在山包上
640.webp (26).jpg

围屋东门

640.webp (27).jpg

围周砌有卵石路


640.webp (28).jpg

祠堂

640.webp (29).jpg

西门门楼

640.webp (30).jpg

围内人家

640.webp (31).jpg

640.webp (32).jpg
640.webp (33).jpg

  






吃喝玩乐 | 生活资讯

尽在寻乌微生活公众平台

[本内容可在个性签名中修改]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官方QQ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