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微生活

搜索
查看: 7582|回复: 0

[特别播报] 寻乌治理修复废弃矿山实现多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6 18:32:54|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查看)


8月12日,赣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护了生态 美了环境 兴了产业——寻乌治理修复废弃矿山实现多赢》的文章。今年“五一”期间,这里成为央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特别报道《直播长江》的直播点之一。


初秋时节,沿着蜿蜒的寻乌河,记者来到寻乌县文峰乡上甲村柯树塘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工程现场,但见远处一排排油茶树舒展枝叶迎风摇曳,近处绿草茵茵、蜂飞花丛……很难想象,这片生机绽放的土地,曾经是满目疮痍的废弃稀土矿山。今年“五一”期间,这里成为央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特别报道《直播长江》的直播点之一。

近年来,寻乌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投入近3亿元对废弃矿区开展综合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等改造,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该县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抓实全景谋划、全员参与、全要素保障,构建起“抱团攻坚、十指弹琴、协调统一推进”的治理格局,制定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方案,做到项目实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突出抓好域内景、村、山、水、林、田、草、路“八个一体化。在责任落实上,该县把柯树塘废弃稀土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细化成4个标段项目,每个项目均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列入生态建设攻坚项目进行统筹调度,坚持每月一督查一通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对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实行项目用地优先保障、项目配套资金优先保障、人员力量优先保障,确保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在资金保障上,该县争取中央补助资金7353.14万元,县本级整合生态环保等各类资金21162.25万元,用于项目推进。

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工则工、宜水则水”的治理原则,寻乌县统筹水域保护、矿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四大类工程,探索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三同治”治理模式,实现废弃矿山变绿水青山。项目化治理的推进,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该县通过实行政府奖补、撬动银行信贷、鼓励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等措施,帮助当地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种植油茶、竹柏等经济作物,提升综合治理效益,让废弃矿山变成金山银山。



为构建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为导向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格局,寻乌县一方面加大矿区土壤改良、土地复垦力度,使土壤质地基本满足绝大多数植物生长条件;另一方面采取种子撒播、苗木移栽的方式,对每个平面、坡面进行植被复种。调查统计显示,该县治理范围内总体植被覆盖率已由原来的10.2%提升至80%,植物品种由几种增加到100余种,复绿效果显著。对于柯树塘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该县统筹考虑提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一改传统的治山、造林、净水、护田各域分治的治理模式,形成“三同治”新模式,通过采取矿山地形整治、建挡土墙、截排水沟、修复边坡、恢复植被等措施,使矿区内整体水土流失量下降91%,地表、边坡未出现大型沟壑或崩岗现象,消除了大型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此外,通过采用高压旋喷桩、建设梯级人工湿地、乔灌草结合、针阔叶相间等工程和生物措施,Ⅱ标段溪流氨氮含量由251mg/L降低到25.7mg/L,水体中的氨氮含量下降了89.76%,入河水质大大改善。



寻乌县大力治理修复废弃矿山不仅保护了生态,美化了环境,也兴旺了产业。该县通过实施土地平整改造,使寻乌石排工业园区增加工业用地7000亩,目前已吸引洛锡实业、埃尔集团、莫可铸造等30余家通用设备企业落户,总投资近130亿元,为矿区附近乃至县城居民提供了4000个以上就业岗位,实现“变矿区为园区”;通过引进光伏企业,在石排村荒漠区建设装机容量10兆瓦的诺通光伏电站,在上甲村荒漠区建设装机容量30兆瓦的爱康光伏电站,实现“变荒漠为资源”;通过综合开发治理矿区周边土地2824亩,发展油茶种植1236亩,实现“变沙为油”……



来源:赣南日报


吃喝玩乐 | 生活资讯

尽在寻乌微生活公众平台

[本内容可在个性签名中修改]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官方QQ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