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微生活

搜索
查看: 9255|回复: 1

[文化历史] 一辆鸡公车推进一段山村的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9 10:02:25|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辆鸡公车推进一段山村的历史
胡兴才
  我的童年是在物质较贫乏的年代度过的。记忆中,清晨醒来穿上衣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站在家门口的土坪上远眺。小山村时常笼罩着无根的薄雾,若隐若现飘渺不定。在弯曲的小路或稻田的田埂上,那阵熟悉的“叽叽”声响中,总是有我父亲的身影,那是一支三两人组成的队伍,正在推着鸡公车运送生产队的物资。推车人显然并不轻松,但脸色却总是平静的。人与车和谐地律动着,与村庄中破旧的砖瓦建筑融合在一起,多少有了一抹淡淡的诗意。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赣南一个偏僻小山村的日常生活画面。
JJ00011987.jpg
(网络配图)
  鸡公车或因它只有一个轮子,像公鸡站立,当然也像公鸡行走,因而得名鸡公车。在那个时候,我们这个山区里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二辆。鸡公车主要由车身和车轮组成。一个橡胶轮胎安装在车身的前面部位,车身是由坚硬质韧的杂木凿刨制成。其中,车杠粗壮长2米多,做成前窄后宽的形状。推车时,把帆布带或皮带套进两头车把手上,再挂在肩上,平路走很省力,遇到上坡,就改用皮带前面拉。鸡公车能在崎岖小道、田埂上推,轻松载个二三百斤的货物,而到了平路,甚至能载七八百斤。
4d2bac17gdd115d45c367&690.jpg
(网络配图)
  小时候上学,父亲看我贪玩,不厌其烦地把一段往事讲给我听,这是一个与鸡公车有关的故事。父亲小学毕业时,本可升入初中,但作为家中的长子,看到破旧的房屋和拮据的生活,竟是不顾老师劝说,决定辍学。后与家里商量,决定拜师学艺,跟一个农村的老木匠学了三年。学成后,父亲上山砍木头,再用鸡公车推到村里,给村民建房子。
  父亲虽有木工的手艺,母亲也很勤劳,但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家里的日子仍然过得很窘迫。父亲推着鸡公车喘着粗气抹掉头上的大汗,回到家里也常唉声叹气。80年代初期的一个春节后,村里的叔婶们经常到我家,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通宵达旦,讨论我当时听不懂的“包下去”“按户分”等词,个个神色郑重严肃。
u=1783811270,3751873014&fm=21&gp=0.jpg
(网络配图)
  后来,每家有了自己的责任田。看到自家绿油油的禾苗,父母脸上眉头舒展开了,笑容也越来越多,母亲在施肥除草的时候经常哼着小调。秋天来了,粮食大丰收,吃也吃不完。父亲和大获丰收的村民一道,用鸡公车推着一车车公购粮直奔乡粮站。我们兄妹车头拉父亲后面推,用鸡公车运回一车车的木头,父亲发挥木工的特长,手工做成课桌凳和其它家具。晚上在村里新装的电灯下,经常看到父母数着一张张的“大团结”。后来,家里盖了新的砖瓦房,新添了当时的名牌自行车、钟表和收音机等,再后了也有了收录机、黑白电视机等时尚电器。
  多少年后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觉得主人公孙少安身上多少闪动着父母亲的影子。后来,我不负家庭的所望,小学升初中时在全乡名列前茅。在房屋前的晒谷坪上,我兴高采烈推着空的鸡公车来回转圈,乐呵呵地哼着“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   
  一个轮胎两个扶手把,和一条挂在肩膀的帆布带,支撑着漫长的岁月,推载着家里沉重的生活。时光荏苒,而今,鸡公车已成了一代人的记忆,但是它所做的贡献人们却不会忘记。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6年3月3日四版 责任编辑:刘佳)


吃喝玩乐 | 生活资讯

尽在寻乌微生活公众平台

[本内容可在个性签名中修改]


发表于 2016-3-13 09:19:08|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鸡公车好!!!1;P

吃喝玩乐 | 生活资讯

尽在寻乌微生活公众平台

[本内容可在个性签名中修改]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官方QQ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