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赣南日报刊发文章《寻乌县:破译林业扶贫“密码”》。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为大力发展林业扶贫产业,近年来,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通过资金奖补、技术扶持、产业示范,实施以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和整体推动等方式,破解林业扶贫困境,闯出新路径,让贫困户钱袋子在林业扶贫中鼓起来。
贫困户当护林员
52岁的黄清华是寻乌县三标乡三标村贫困户,与老伴均患有慢性病。2016年10月,黄清华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负责管护村里的林地。此后,他每天都要巡山护林,查看是否有人把火种带进林地,是否有人无证采伐林木,是否有林木发生病虫害,一旦发现危害林木行为或现象,他就立刻上前制止和处置,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一年下来,黄清华能领到1万元左右的护林工资补助。黄清华说:“自从当上护林员,有了这份稳定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生活负担,弥补了一大笔家庭开销。”
在贫困户中优先选聘生态护林员,是保障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促进林业生态发展中的一项重大举措。2016年10月以来,该县各乡镇共选聘400名贫困群众担任护林员,每年支付工资400万元,解决了乡镇部分贫困群众脱贫问题。寻乌县林业局局长王军刚介绍说:“通过创新林业扶贫路径,大力发展生态扶贫项目,在逐步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巩固了贫困户脱贫退出成效。”
大兴特色产业
2009年,寻乌县留车镇鹅湖村的侯桂林从广东省梅州市购买了2000棵油茶苗在自留山种植。当时,侯桂林缺少油茶种植技术,粗放管理了几年,油茶长势非常缓慢。2014年,侯桂林砍掉了感染了病害的4000株脐橙树和1000株蜜橘树,没有了产业收入。此时,他把目光再次转向了油茶种植,重新打理起之前种植的油茶树。
2016年,侯桂林借着政策东风,把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亩,新种了10000棵油茶树苗。侯桂林说:“以前,最担心的还是栽培技术。如今,县林业局技术员会不定期来进行种植培训和技术指导,解决种植难题,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种植管理水平。”
发展绿色产业,不能落下一户贫困户。在侯桂林带动下,鹅湖村成立了油茶专业合作社,以资金入股方式,吸收贫困群众15户57人种植油茶,每户可享受每亩500元政策奖补,进一步保障了贫困群众发展油茶的积极性。
寻乌县通过扶持发展林业产业,有力地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截至2016年底,全县油茶新造5000亩、低改2000亩,毛竹低改21051.5亩、退耕还林面积3000亩、龙脑樟种植4616亩、新开竹林道路91.03公里等,共拨付产业奖补资金1436万元,有593户贫困户2858人在林业产业扶贫中受益。
结合山区资源优势,寻乌还大力发展油茶、龙脑樟、毛竹等林业产业,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在用好用活生态护林员岗位政策的同时,积极构建覆盖面广、享受政策多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山体复绿、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公益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让所有符合补贴政策的林业资源全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