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微生活

搜索
查看: 8226|回复: 0

[热点讨论] 已致41人死亡!最近要当心这些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7 09:28:18|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警惕!警惕!警惕!

7月13日,省卫计委发布了

我省2018年6月传染病疫情情况,

报告41人死亡!


图: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

41人死亡!江西发布传染病疫情

2018年6月1日至6月30日,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818例,死亡41人。


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无发病、死亡报告。


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15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0673例,死亡41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7%。


同期,丙类传染病中麻风病、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7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4145例,无死亡。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5%。

3种疾病高发,预防方法请牢记

7月高温酷暑,

尤其是正值暑假,

聚餐、聚会等活动变得频繁,

大家吃喝玩乐的同时

要特别注意。

江西疾控温馨提示:

近期应重点防范感染性腹泻、

登革热和毒蘑菇中毒

1. 感染性腹泻


专家提醒:夏季来临,适宜的温度使得细菌繁殖十分活跃,苍蝇等媒介生物繁殖加速,易引起疾病传播,因此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病将逐渐增多。暑期聚餐、聚会等活动频繁,增加了感染性腹泻的风险。


防病指引:


1.洗净双手:吃/做饭前以及如厕后务必洗净双手;

2. 吃熟食: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特别是牡蛎等贝类海产品;

3. 不喝生水:饮用水要煮沸后方可饮用;

4. 做好患者管理:一旦发生呕吐、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避免传染给他人。建议患者应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再上学/班;

5. 集体单位感染性腹泻防范:做日常性防范工作,及时发现病例;单位内提供食品的部门要严格审查从业人员的上岗资格,同时确保食品的安全食用;一旦发现病人,要让病人居家或住院隔离;病人呕吐物和粪便要进行消毒处理,清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病人去过的场所要进行消毒。



2. 登革热


专家提醒:登革热常见症状以高热、皮疹、全身疼痛为主,春夏季高发,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省已连续多年出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七月进入蚊媒活跃期,应警惕输入性病例或本地疫情的发生。

防病指引:


1. 及时清除蚊媒孳生地:对室内外的积水容器要及时清理,3~5天刷洗水缸、换水一次,并翻盆倒罐,清除花盆、废弃罐子内的积水,避免蚊虫孳生;

2. 防止蚊虫叮咬:到户外活动时,要穿好长衣长裤,裸露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室内装防蚊纱窗;睡觉时要挂蚊帐等;

3. 提高自我就诊意识:前往东南亚国家等登革热流行地区返回后,如出现发热、皮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3.毒蘑菇中毒


专家提醒: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蘑菇中毒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8种类型: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和混合型。


防病提示:


1.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摘、不销售、不食用野生蘑菇。

2.不采摘:大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做到人人知晓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尤其是具有潮湿土壤适合菌类生长的公园、植物园、旅游区、林场等地需做好警示,防止误采误食毒蘑菇,必要时可定期清理。

3.不销售不购买: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欲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饮食关键在于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

4.不食用: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吃喝玩乐 | 生活资讯

尽在寻乌微生活公众平台

[本内容可在个性签名中修改]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官方QQ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