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8年农历9月28日对于南桥人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将迎来三年一次的“盛大集会——南桥迎故事
所谓“迎故事”,既根据历代传说故事、戏曲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情节,进行人物造型再造。一般是将两个以上的小孩化装成某出戏曲中的人物,并将其固定在特制的木架上,即故事棚。故事棚为船状木架,用花布、彩布、花环等装饰起来,周边缀以密密麻麻的五彩小灯,内铺木板。而后故事棚由青壮年抬着巡游。由于阵容强大,节目丰富,表演精彩,“迎故事”一直为人们所喜。
南桥迎故事,又称故事会,重点都在于故事。南桥人民把一个个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人文景观等制作成一台台生动的人物造型,沿街巡游,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幸福美满。活动原为六台故事,由六姓人氏各出一台,随着南桥移民人口的增加和地域的发展演变,增加到八台故事。除了故事《福满人间》几乎每次都有之外,每次“迎故事”活动的故事都不一样。
相传明朝末年,陈、刘、程、曹、谢、曾六姓客家先民,先后从中原辗转迁到南桥(旧称牛斗光)落居,此地因此取名为“留牌村”(包括南桥村、黄塘村)。当时地广人稀,他们常受外人欺侮。六姓客家先民逐渐意识到,大家如果不团结起来,同心协力,便很难在此生存下去。于是,六姓先民歃血为盟,并建庙两座,一座为汉帝庙,另一座为五显菩萨庙。并将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五显菩萨生日)定位为祭祀日,六姓人氏在这日先后进庙上香,并由六姓“公堂”共同组织“迎故事”民俗活动,借此增进各姓氏之间的凝聚力。
迎故事是寻乌客家人借佛、道两教大神庙会期间举办的民俗活动,是当地客家人祈盼“风调雨顺、繁荣昌盛”的民间传统文艺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文化艺术、科学教化价值。在2008年入选为赣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为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