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家长注意!
3月气温多变,季节交替
有些城市
已经出现流行性腮腺炎患者
学校和家长们要注意防范!
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数
高达两万余例(每月),
仅次于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且有进一步上升趋势!
因“流腮”武汉已有班级停课
福州各大医院
陆续收治了多名患腮腺炎的儿童
从往年同期情况来看
今年患腮腺炎的小患者明显较多
厦门疾控部门发布的
3月健康预报显示:
根据厦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国际国内传染病疫情动态,经过专家会商评估,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厦门本地需特别关注的传染病为: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胃肠炎;重点预防食源性疾病为:有毒动植物毒蘑菇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
流行性腮腺炎位列其中,属于发病风险较高等级。
SO,当下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迎来高发期
赣州的家长们
一定要注意家里的小孩!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腮腺或其他 唾液腺(颌下腺、舌下腺) 非化脓性肿大、疼痛。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发生于儿童与青少年,在学校、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发生爆发、流行。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病人是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以是直接吸入,或是患者公用器具和餐饮工具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流行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根部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向后弥漫性肿胀,并有明显的压痛。在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
腮腺炎患者除了腮腺部位肿痛外,大部分患者还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左右,间断性。如果没有并发症,一周左右可自愈。
尽管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病变在腮腺,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感染,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器官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炎症和肿胀)。
某些并发症可因无腮腺的肿大而误诊,只能以血清血检测确诊。常见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并发症、生殖系统并发症以及胰腺炎、肾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虽是常见病,
但如果没有及时就医,
后果可能很严重!
↓↓↓
据报道,今年1月家住湖北武汉东西湖的6岁男孩鹏鹏(化名)左侧耳垂下方脸上长了个小鼓包,体温达到39℃,还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鹏鹏奶奶感觉他的症状像“痄腮”(流行性腮腺炎的俗称),认为过几天就能好转,便只带着鹏鹏在附近的诊所进行了简单诊治。
10天过后,鹏鹏“痄腮”好转,但鹏鹏妈妈发现,她好几次叫鹏鹏他都听不见,而且看电视的声音也被他调得特别大。
去医院就诊后发现鹏鹏左耳中度耳聋。医生表示鹏鹏听力受损,正是因为病毒侵袭了听觉神经。
发现孩子有双侧或一侧耳垂下肿大、疼痛、发热、咽痛等症状,应及时督促其去医院就诊。在发病期间,患儿必须隔离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在大约2周内逐渐恢复健康。
在发病期间,合理安排饮食,多饮水、适度户外晒晒太阳、居室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生活用品等要采取暴晒等方式进行消毒。
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疫苗;对易感人群采用“腮腺炎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腮腺炎疫苗一般建议接种两剂,接种第1剂疫苗1年后,15%的儿童抗体消失,接种第2剂疫苗后,95%可以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宝宝18月龄时接种1剂国家免疫规划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在4-6岁时再自愿、自费接种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两剂次接种间隔≥12个月。建议所有适龄儿童都应该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健康保护才会持久!
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
没有患过流行性腮腺炎的孩子,在流行季节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场所,避免与腮腺炎患儿接触。一旦接触了患者,应该检疫21天,此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发热、腮腺肿大及疼痛等症状。
最近一天走过了四季的天气
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
全国乱穿衣预警地图了解一下
这种天气最容易的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可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
此外,随着开学学生返校
聚集性流感疫情发生的风险需警惕!
1.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2.勤通风。家庭和学校要定期开窗通风,加强环境卫生。
3.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均衡营养、加强锻炼、充足睡眠,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4.不接触病人。应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得不接触时需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隔离,减少与孩子接触;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5.早就医。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及时到有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明确诊断后应注意休息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2天方可返学、返工,避免将疾病传染他人。
进入春季以来
猫、狗陆续进入发情和换毛期
性情狂躁,容易攻击人
无论平常多么温驯的动物
此时也难免发生抓伤、咬伤~
狂犬病的发病死亡率为100%,一旦被咬抓,切勿抱着侥幸心理,应赶紧用肥皂水和流动的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可用碘酒或医用酒精消毒伤口,以防感染,并立即前往相应的医疗机构处理。
再次提醒!
再次提醒!
再次提醒!
春季病毒多发
天气变化多端
人体容易被各种病毒入侵
一定要注意健康生活,预防疾病!
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
扩散出去
提醒更多人注意!
来源:综合南昌疾控、海峡导报等
编辑:黄昊
编审:郭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