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 来源网络
华南青年的东江源改造志
他们是华南理工大学建院大二三四的学生,他们来到了“远方”参与“公益”。他们的公益项目是一个老屋改造,经费15万。故事具体是怎么样的,请大家细细品读。
东江哺育了香港、粤东一众城市,而它的源头所在——江西省寻乌县东江源村 却因环境保护而发展受限,村子经济落后,人口外流,村民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提升。
我们是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一群本科学生。
2015年5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找到我们,邀请我们参与寻乌水源地保护项目,以特殊志愿者的身份,为寻乌县东江源村无偿设计改造一栋客家民居。
改造对象是一栋砖木混合结构的传统客家老屋,西侧紧挨村公路,东侧临近村委会和村小学,处在一个比较核心的位置。
老屋坐北朝南,背山面水,仍旧保留着旧时的青瓦白墙木门窗,在村里众多水泥盒子中让人眼前一亮。
IUCN希望将其改造为一个能承担志愿活动和培训功能的环境教育基地,同时也作为村民活动中心,在活化村子的同时,让公众关注并参与到水源地保护中来。
由于一期资金有限,我们对老房子的改造局限于主堂屋及一层西侧。
我们保留了老屋原有外貌,通过内部整理创造适应现代功能需求的空间。
比如我们把展览功能放在了主、侧堂屋,用于展示客家文化以及环保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主堂屋北墙留有先祖牌位,每年宗族迎神需要到此参拜,因此屋主要求保留牌位,且不能轻易移动。
为此,我们设计了可移动的东江水系版图稍作遮挡,必要时可挪开,保证祭祀活动的进行。
由于村子还在修路,建材运输不便,加上资金限制,我们坚持通过旧物改造来装饰老屋。
在整理老屋阁楼时,我们发现了大批可供改造的素材,堆满了半个院子。
里面甚至有一杆猎枪。
这些旧物经过洗刷、上油,成为老屋里可爱的配景。
盖瓦灯带、竹筒展架、抽象布置的瓦展台、旧瓦拼贴画,营造亲切的展览氛围。
我们打通了原来厨房和临近卧室之间的墙,改造成阅览室和活动室,以弥补村小学活动空间的匮乏。
这是厨房原来的样子。
原来的房梁被熏得乌黑,现在倒和黑板墙相映成趣。
我们还动手制作了一些家具,比如模块凳,既方便小朋友使用,也可以作为书柜。
▼GIF
楼梯间的位置是经过调整的,三跑简约楼梯与老屋形成对比,暗示着二层青旅舒适的环境。
楼梯来自阁楼里的旧木料,歇脚凳则是大箩筐。
然而,除了置换老屋内的功能,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翻阅了往年的公益资料、村史背景,走访了十数位不同身份年龄的村民后,我们试图利用当地产竹优势,在老屋与池塘之间加建一条廊——完善客家围屋形制的同时,提供一个亲水的室外活动空间。
竹廊屋顶的形态与老屋的山墙呼应,营造“家型”氛围。
通透开敞的设计,化解院子的阻塞感。
每一跨之间可以纵向扩展使用。
纵深五跨的竹廊,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模式。志愿培训、讨论聊天、临时展览在这里都可以实现。
竹廊仿佛成了村里的客厅,渐渐热闹起来。
甚至吸引了村里年轻人拍照留念。
我们注意到,院子里留有两个压水泵,据屋主介绍,因为后山开垦果园造成了地下水的污染,水泵便荒废了,只好另从山上引水。
伫立的水泵,仿佛两座已死之水的墓碑,在诉说环境污染的痛苦。
另有一条半米宽水渠横亘在院子与池塘间,自西向东潺潺流淌。
院内有两处宽台阶可供人蹲踞取水,屋主平时在这里浣洗衣物、刷洗碗筷,也有儿童用树叶作船在此嬉戏。
水泵和水渠,一处死水,一处活水,恰在提醒我们水的弥足珍贵。
因此,我们主动退让出取水台阶和水渠,保留关于水的场地记忆。
希望在不影响原来生活的情况下,让人有意感受到这水渠,回想起东江源头。
在项目建造过程中,令人感动的还有参与其中的人们。
这是我们请来的竹廊施工队,这六位可爱的手艺人里,有三兄弟、一对父子还有一个94年生却有六年施工经验的小师傅。
还有村里师傅们,在他们的帮助下,老屋由内到外焕然一新。他们的手艺为老屋带来了新生。
我们希望改造的老屋能让村里人认识到它的魅力,让夷平老屋、盖起水泥盒子的村民觉得:
“诶,老房子还是挺好的嘛。”
而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以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姿势参与公益。它不是十几天的三下乡义教调研,而是长达两个月的勘察设计、一个月在小山村的日夜驻守。是真正尽所能的参与。
设计团队
青设计工作室
张 铮 肖泽恒 魏 薇 裴灵婧
赵一平 谢光源 张宛馨 贾 姗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11/12/13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