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家长对我说:“我的女儿四岁半,她比男孩子还淘气。”
我们可以听得出来,她是在跟男孩子比较之后,才觉得女孩子不该这么淘气。由此可见,在生活中性别是相对照存在的,当我们谈及女性时,一定是相对男性而言的。
性别的差异由社会和文化塑造而成在心理学当中,女性和男性是对性和性别的一种分类称呼。
如果我们谈性或者性的差异,通常是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的。比如说,男性是XY染色体,女性是XX染色体,那么相对应地就会产生不同的激素,从而塑造出我们不同的生理机能的特点和心理特点。
从智力方面来看,女性和男性之间并没有高低之分,而是在发育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有所不同。例如,女性的语言发育比男性早一些,说话等各方面的能力也比男性要成熟得早一些。男性的雄性激素含量相对较高,攻击性可能会更强。但二者的社会性,并没有太大差别。
心理行为的两性差异
对此,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去考虑:
第一层,人类的共性。作为生物学上的人类,我们每个人之间都有一些共同之处。
第二层,群体之间的差异。例如,男性群体当中的个体更相似一点,但他跟女性群体总体上会有一些差异。
第三层,个体差异。每一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
而性别的差异,不仅是建立在生物性的基础上,它常常是通过社会和文化塑造出来的。这种塑造,使得我们个体对性别会有一些认同的表现,比如:我觉得我是个男的,或者我觉得我是个女的,我对自己的性别是不是接受。
性别认同与性别刻板印象
在这个接受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发展顺序: • 在学龄前阶段,我们可能只是对自己生物学特征的标签有概念,比如我是男孩或者女孩。
• 到了5-7岁左右,我们会对性别有一个预期,说男孩应该这样做,女孩应该那样做。这时刻板印象已经开始形成了,特别是在6岁左右,我们在上学前是特别僵化的,不太有灵活表现的可能性。
• 而达到8岁以后,长大后的我们接收到的资源和信息更丰富了,也会随之变得更灵活一些,开始懂得男女之间也存在着相似性。
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对女性而言似乎是天然的矛盾你怎样看待典型的女性和男性?
看到上面这张表格中的词语,你认为哪些是用于描述男性的?哪些是用于描述女性的?也许你会觉得某些词用来描述男性特别合适,某些词则更适合描述女性,这种想法其实就是刻板印象。我们对不同性别的态度,也在随之逐渐形成。
比如说,我们觉得女性就该做好妈妈,就该在家庭当中承担这样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男性可能是管大事的,经常说:“别的事情我不管,但我管国家大事。”所以,我们会对每一个性别的个体有所期待,也会产生相应的态度。
你对性别的态度是什么?
男性很少面临工作和生育的矛盾冲突,但这个问题却成为多数女性的困扰。因为女性有三个特殊的时期: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
所以,我们去看一些对成功男士的采访,很少会有人问:你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但如果是女性,这个问题似乎是绕不过去的,家庭和事业似乎就是一个天然的矛盾。
之前有件事情非常轰动。杨丽萍很成功了,大家都觉得她很棒,舞蹈跳得很好,成就很大。但是就会有人说:她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自己的孩子。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就该有孩子,但是有没有人去想过某位男性是否有养育孩子呢?似乎没有吧。
女性绕不开的问题: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在生活当中,我也会跟大家讲,全职妈妈奉献了很多,但是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自己的一个研究表明,一旦孩子上了小学,如果你还是一个全职妈妈,你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就会下降。所以我们说,你自己一定要有自己,一定要活出自己,否则的话,妈妈的角色是救不了你的。
无形之中,性别刻板印象已经根植于我们的观念里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由于男性和女性的生物机能不同,我们的心理能力表现也不一样。
比如吵架的时候,男性的大脑通常只有局部区域在活动,所以他是问题指向:这件事谁导致的?我怎么解决?
但是女性是两边的脑都在活动,所以想得比较多,她就会觉得:这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这么说话?你为什么这样对我?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男女吵架思维对比
男性和女性的特点,在生活当中是比较明显的。例如,我们经常看到女生看韩剧看得泪流满面,男生就会去劝导她说:“别难过了,那就是个电视剧。”但是,如果男生喜欢的球队输了的话,那种沮丧的心情,女生也很难理解,就会说:“只不过就是一场球赛。”
其实,这种社会化的过程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实验:
爸爸在产房门口等着产妇出来。如果我们跟他说,你的妻子给你生了一个公主,你来描述一下这个小公主。他就会说:可爱的、娇小的、漂亮的......
如果我们说,你的妻子给你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你来描述一下这个儿子,爸爸就会说:强壮的、哭声响亮的......
其实,爸爸根本没有看到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就会在各个方面,用我们对一个男孩或者女孩的期待来描述他们。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给孩子们买的玩具和不同颜色的衣服,这些东西都是来自社会化的环境。
当然,我们上学以后,老师也会说,女孩不要那么闹腾,可见老师也会对男孩和女孩有不同的期待。
我们的媒体对男性和女性的描述也有所不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很老的广告,男主角是演员濮存昕,他说:一个成功的男性,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但是旁边有一个女性角色,就是给他倒咖啡的妻子。
由此可见,媒体的表现也塑造出了不同的期待。这些社会化环境都塑造了我们,使我们成为一个人们期待中的男性和女性。
性别的文化表征
那么,这种性别的刻板印象也好,定型观念也好,它在我们的外表、我们的人格、我们的角色、我们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等方面,都会影响我们。
在语言当中也存在着性别表征,比如说到科学家,大家就觉得应该是个男性,所以我们要说女科学家,就一定要加个女字;如果我们说护士,就应该是女性,所以我们要说男护士,一定要加个男字,要特别强调。
我们对婴儿也有着性别的刻板定型
可能就连送给婴儿的礼物,我们也会根据性别来区别对待。如果是女孩子,我也许会送个洋娃娃;如果是男孩子,我可能就送把玩具枪或者汽车模型。我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婴儿的出生贺卡上,用的颜色、展现的活动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种社会化的塑造无处不在。
性别的媒体表征
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一些影视作品,其中男性和女性的角色是做什么职业的,他们的年龄段、成功与否,家庭和事业哪个是他们生活中的重点?仔细观察之后,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异。这些性别的媒体表征,对我们的职业选择和成功期待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成功恐惧阻碍了女性的职业发展成就取向
女孩子特别害怕成功,这在心理学当中叫做“成功恐惧”。
如果我们现在给出一个人物的信息:这个人在大一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学习和社团活动都做得特别棒。让大家根据这些信息去写一段文字,那么这个人的名字用男性化的和女性化的,产生的效果就会不太相同。因为在多数人的观念中,都有一个性别框架,因为名字的性别差异,让我们的思考路径都改变了。
如果是女性化的名字,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可能是运气,对于成功的归因就不同。在这个过程当中,女性会觉得我们不用那么努力,不用在这方面这么突出。渐渐地,就会产生成功恐惧。这对我们效能感的认识和自信心都有不同的、非常大的影响。
男女大学生的自我成就认知差异
在大一的时候,如果我们问男生:你觉得你某个方面表现的是差不多、中等、还是比中等的程度要好或者差?这个图表现的是,回答比中等程度要好的比例。无论是在我们的学业成绩、胜任力,还是在我们的情绪稳定性等方面,男性都比女性要高。
如果我们告诉受试者,这个测验对男性和女性是不一样的,对男性来说可能比较容易一些。那么,他的成绩就像下面这张图:
得知性别差异后的成绩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男孩子的成绩会明显的高于女孩子,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们,这个测验其实对我们两性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差别,那么他们的成绩就没有那么大的差异了。所以,可见期待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事实上,我们一出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期待的社会当中。所以,女性常常觉得自己不如男性,我们选择的一些职业,可能上升的渠道有限,我们选择了一些也许不能完全充分发挥我们个性特点、特长的职业。
阻碍女性晋升的因素
女性如何突破角色期待,发展自己?
那么,我们要如何帮助这些女性呢? 首先,我觉得不设限特别重要。我们不会说因为我们是女性,所以我们不能做这件事。而是说我的能力是不是可以达得到,我是不是喜欢这样的工作,我是不是喜欢这样的专业。
女性面临的角色压力
因为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有很多,比如要是一个好的家庭主妇、好妈妈。体验到角色压力的职业女性,要远远的高于职业男性。很多期待,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压力,也会带来一些应激反应。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处理?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缓解我们的压力: 一方面就是我们个体,要改变对自己责任的觉知,就是我能不能够承受得了这么多的角色。一定要做这样一个评估,其实不必要求自己在所有方面都做得十全十美。
当然,还有一些时间管理的策略,哪些是最重要的、最紧急的,不重要的那些我们就可以放一放。
个人应对策略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有自己的信念、认识。如果压力对你有影响,特别是负面的影响,你常常会把它视作危险,它就会对你产生伤害。
哈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你觉得它是一个挑战,那么它对你的负面影响就没有那么大了,反过来还有可能会激发你各方面的潜能。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增强理论,也就是说,其实女性的多种角色可能是有好处的。我们在一个角色上可能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可以在另外一个角色上有所弥补,这就是多种角色带给我们的好处。而且我们可以有各种平衡,成就感也会增加。
当然,我们还需要社会支持,需要组织帮助我们。比如说,北大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妊娠和哺乳,可能会给女性科学家或者是科学工作者,带来一些滞后。所以,我们在规划基金申请条件的时候,对女性的年龄限制和对男性的是不一样的。我们会给女性更多的时间,帮助她完成多种角色。
另外,如今产后抑郁的情况也很常见。研究发现,在产后抑郁的应对当中,如果丈夫能够理解的话,对女性的影响就会大大减轻。所以,来自家人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总之,女性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要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不要去给自己设限。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不是作为女性,而首先是作为一个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