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微生活

搜索
查看: 8656|回复: 0

[其它] 汉服运动,你到底能走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7 11:23:20|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晚晚xi 于 2015-1-27 16:50 编辑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一)汉服运动 - 背景
1.剃发易服——非正常死亡的“汉服”
    1644年满族入关,占领北京并攻伐南明,同时在占领地全面推行“剃发易服”政策,所有官员、百姓必须改换满族发型、改穿满族服饰,不得再穿汉服,否则杀无赦。
    从此,从上古一直延续至明代的汉服从中国消失。 孙中山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发起反清革命,虽然使得宣统帝退位、新成立了国民政府,但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驱除鞑虏”和“恢复中华”。国民政府全面引入了西方国家制度和西式服装,并未恢复明代的汉族服饰文化。民国时期,汉族男子改穿西装和继续穿清朝时期汉满融合的马褂,汉族女子则穿着从旗装改良后的旗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也未恢复传统文化,反而把一些传统文化定为要打倒的“四旧”,因此没有恢复汉服的土壤。
  21世纪初,中国社会思想逐渐宽松,汉服又开始进入现实社会,各地出现汉服活动。有汉服复兴者建立网站;也有人在网上流传汉服设计,并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使用汉服做学位服。有人将此称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他们的行为在社会上也激起了不同声音,让一些敏感的少数民族人士感到担忧。       汉服推广者认为汉服之所以称为汉服,应表现汉族的特色和文化。汉服为华夏族从上古至明朝汉人所穿着的汉族服饰。现时所谓“唐装”实际是满族的马褂、旗袍,不能代表汉族。“唐装”一词被满族服饰所抢占令人遗憾,因此有志于向广大民众澄清汉服与唐装的概念。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2.汉人只有死后才能穿汉服的习俗
  人死了,都是要穿“寿衣”的,我记得小时候见死人入殓都是穿对领的奇怪衣服,做工简单,青色为主,但绝对不是旗袍之类的衣服,后来和其他省份的人交流,好象也有这种习俗,甚至今天的大多数乡村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没有人关注这种东西,也大多不知道这种奇怪寿衣的来历...
  满清入关以后,迫使占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臣服的一大措施就是“剃头易服”,将汉族视为性命的头发按照满族的规矩剔掉,禁止汉族再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汉服。汉族为了保卫汉服而兴起的抵抗遭到了残酷的屠杀。“嘉定三屠”,这个名词在辞海中是那么刺眼,试想一个小小的嘉定,却遭受了一屠、再屠、三屠!而罪名仅仅因为人民为了保留穿自己民族服装的权利!
  大约满清统治者也知道民意不可强违到底,大约民众也知道亡国亡天下悲痛且羞愧,双方做了一定的妥协:汉族改穿满族服饰,但是死后可以穿回自己的衣裳,汉服——这就是“汉服”之所以变成“寿衣”代名词的由来啊!
  直到后来才听说,这是因为清朝的缘故,汉人只有死后才能穿汉服,表示不肯穿异族服饰去见先人,不忘本,但是做工只能简单保留一些样式,否则会得罪清廷的法规……听到这个说法,我很震惊,也感到一丝苍凉,感觉历史原来都这么活生生的,汉人是多么的可怜,同时也为这种可怜的不屈精神而感动……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二)汉服复兴第一人
  直到2003年,王乐天敢为天下之先,身着汉服走上了街头,才标志着汉服的第一次回归。如今,汉服逐渐被人们熟知和接受,越来越多的人穿着它参加各种活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有代表提出议案,要确立汉服为“国服”。几年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复兴汉服的热潮。   作为汉服回归的倡导者,王乐天当之无愧成为了“汉服复兴第一人”。
  年11月22日,王乐天第一次把汉民族的传统服装穿上了街头。这是自顺治帝下令改穿满服,汉族服饰绝迹了三百多年以后,第一次在街头出现。
  王乐天穿的这件汉服是由薄绒深衣和茧绸外衣两部分组成,不同于长袍马褂的是,汉服没有纽扣,全部都是系带。这件汉服虽然简陋,甚至有点不合身,却是由王乐天和他的朋友们一针一线缝制的,这帮志同道合的大男人甚至组建了一个工作室,他们查文献,找规制,甚至手脚笨拙地拿起了缝衣针,有人因此刺破了手指,却乐在其中。
  那天,王乐天身着汉服行走在郑州市区。但当他路过一家商场时,却听到门口的迎宾小姐冲里边的人大喊:“快来看呀,日本人,穿着和服的日本人!”经过步行街的拐角时,几个小孩子看见他,也哄笑着说“八格牙路”。
  尽管有人嘲笑,有人不解,王乐天还是坦然地穿过人群,走在郑州最繁华的街道上。这一行,愈加坚定了他推广汉服的决心,他希望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影响他人。
  很快,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王乐天身着汉服的照片,那天风很大,他的头发有些乱,但飘逸得充满汉韵古风。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张从兴偶然看到了这些照片,并据此写成了一篇报道,这篇文章也成为第一篇报道汉服的文章,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王乐天的举动因此广为流传,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响应,并在全国掀起了汉服复兴的浪潮。
  汉服的回归,代表了21世纪以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寻根,王乐天承担起了这个历史责任,和他在一起的还有支持他的众多朋友。他乐观地说,“汉服是世界上最美的民族服装。美的事物终将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何况,汉服本来就是我们的民族服装。”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寿衣”上街事件
   2004年10月7日,《京华时报》以《汉服集会》为题报导了一次汉服活动,并配有活动照片。然而,当晚一些网站出现了一条被篡改的虚假报道,把标题改为“寿衣上街”。2004年12月7日,报道涉及的汉服活动人员将篡改汉服成寿衣的某电子公司告上法庭,为汉服诉讼第一案。这场官司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最终原告获胜。

政府网站第一次正式承认汉服是汉民族代表服装
  2006 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将汉族的代表图片从肚兜更正为汉服,新华网也随之更改了图片。此事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汉服的正式认可。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汉服”进入两会议题
  2007年3月11日,两会期间,中国政协委员叶宏明提议立“汉服”为“国服”;中国人大代表刘明华则建议,中国在授予博士、硕士、学士等学位时,应该穿着汉服式样的中国式学位服]。这是汉服第一次进入中国两会议案。

星星火花
  2007年4月 5日,天涯社区、汉网、秋雁文学社区等20余家知名网站联合发布倡议书,建议北京2008年奥运会采用汉服作为北京奥运会礼仪服饰和中国代表团汉族成员的参会服饰。奥运期间,许多人身穿汉服迎接圣火、观看比赛、参与活动。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三)一个人的祭祀—(孤单)—件深衣,一份信仰,一个人
  公元两千零四年,天津建卫600周年。
  这一年,天津市政府着实搞起了不少文化活动,杨柳青、妈祖节、考试展,到现在的祀孔大典。拯救传统文化,即使是最爱塔台唱戏的政府,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的崛起,似乎注定要靠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明。
    中国眼看国将不国,文化复兴迫在眉睫,但是他们似乎忽略了最最表象的东西,忽略了身上的“衣”。
    一件衣衫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我常常慨叹老祖宗造字的神奇,一人一衣是为“依”,倘使失了衣冠,也便身无所依,宛如飘萍了吧。
    这一件衣与那一件衣果有那么严重的区别吗?
    人与人的区分,除了肤色,恐怕就是衣了。衣,除了用来蔽体,也用来装扮,更用来表达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衣不同,人便不同。
    记得汉网的万壑听松写过一篇服饰美学论文,讲到西服追求立体美、满服追求繁复美,而汉服追求的是取法自然,天人合一之美。这种美渗透于汉文化的方方面面。
    祭孔,祭的当然不是一堆白骨,而是一种思想。礼,不是为了矫揉造作,而是为了表达崇敬之情。倘若不是汉服祭孔,那么这祭礼不也就沦为一种形式,那文化的感召力也就空如一纸诏书,在没落皇朝的淫威下,欺骗着那些懵懂的人们。
    我坚信,西方思潮泛滥的今天,只有汉文化能承担扭转华夏命运的历史使命,而汉服,就是续接那被斩断文明的纽带。
    所以我去了,虽然只是一件深衣,虽然寒风凛冽中略显单薄,虽然有种单刀赴会的悲壮意味,但我依然微笑着面对周遭投来的诧异目光。
    无法解释,也无从解释,那是一个人的祭礼。当一干花花绿绿散尽后,我固执的站到祭台前,没有音乐、没有祭文、没有舞蹈,有的只是一颗真正崇拜孔夫子的心。
    很多人给我拍照,不用解释,普通人的眼睛总是能看到美的。有许多伤痛无法平复,可喜的是,我已能够用澄澈的心把他们包容下来,我依然只是做着我自己——

    一件深衣,一份信仰,一个人。
    多年以后,我想我会记得这天,一场盛大的祭礼,一次对儒家文化的呼唤,一群崇尚传统的中国人。只是,我依然坚持的相信,这是一个人的祭礼——白衣胜雪、不染纤尘。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四)成都火烧“汉服事件” 
    2010年10月16日是华夏传统节日重阳节,下午四川一女孩燕小雪(化名)将汉服借给朋友孙婷(化名),当孙婷穿着汉服(曲裾)在春熙路附近的德克士就餐时,突遇一群人围攻,在这伙人的胁迫下,她不得不在公共场所脱下汉服,最后靠朋友借来的衣服才得以离开。
    孙婷回忆说,昨日她着一身汉服(曲裾)和另一女性朋友到春熙路附近看电影,由于现场人太多,他们于四时许到太平洋电影院对面的德克士餐厅二楼就餐。待坐定后,发现一群大学生模样的人在楼下指指点点。一开始孙婷并没太在意,过了一会儿却发现餐厅里人声鼎沸,这群人冲到楼上,歇斯底里地要求她把汉服脱下来!
    孙婷好容易才明白对方误把汉服当成了和服,于是她开始和对方理论,但却没有收到成效。“他们完全失去了理智,不断强调‘脱衣服’,‘你们不脱走不了’,‘要烧掉’。”孙婷认为,从当时的情况看,部分人已经认识到自己摆了“乌龙”,把汉服当成了和服,但在当时的状况下,面子战胜了理智。甚至有带头的学生说:“我不管!要平息下面的情绪!”
    在这群人的胁迫下,孙婷经朋友劝说,只好到餐厅厕所把汉服外套脱下递出。没想到对方不依不饶,要她把裙子也脱掉,她只好照办。这群人拿到衣服后,终于慢慢散去,这时孙婷身上只剩下一件T恤衫,躲在厕所没法出来,还是一个好心人把买给女朋友的裤子送给她,她才得以回到住处。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汉服民族传统服装寻乌微生活

    汉服运动,你到底能走多远?
    当今这股汉服运动,是汉服的最后呐喊还是复兴前的黎明?
(图文来源于网络)

吃喝玩乐 | 生活资讯

尽在寻乌微生活公众平台

[本内容可在个性签名中修改]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官方QQ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