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微生活

搜索
查看: 8270|回复: 0

[时事新闻] 经济日报点赞赣州脱贫攻坚上头版头条,看看都说了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4 11:36:16|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0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赣州脱贫攻坚稿件。

产业扶贫让老区搭上发展快车 

江西赣州整体脱贫扎实推进

  江西赣州市以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突破口,加快老区脱贫攻坚步伐,取得了明显效果。截至2016年底,全市通过贫困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方式,累计辐射带动9.93万户、36.1万贫困人口增收。仅2016年,全市就有175个贫困村、27.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作为革命老区,赣州曾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制约,赣州成为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近年来,赣州在实践中总结和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五个一”产业扶贫机制,即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针对全市932个“十三五”省级贫困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因村施策,指导每个村选择2至3项能够带动覆盖多数贫困户的主导产业,按照长短结合、种养互补、三产融合的思路,重点发展脐橙、油茶、蔬菜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畜禽、白莲、刺葡萄等区域特色产业,并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在此过程中,赣州市出台激励政策,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传、帮、带作用,吸纳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目前,全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500多个。

  产业发展,使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截至2016年底,赣州市共引导58988户贫困户直接发展农业产业增收,涉及贫困人口20.25万人;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要素入股、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等方式,联结带动40347户贫困户增收,涉及贫困人口15.85万人;建成农村电商县级运营中心18个,乡级服务中心100个,村级服务站300个,辐射贫困人口约8.5万人;全市建成97个扶贫车间,帮助贫困人口就近就业。

  “将产业扶贫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与贫困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分享产业发展成果,革命老区赣州整体脱贫胜利在望。”赣州市政协主席、市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建平对《经济日报》记者说。(记者张磊 赖永峰 刘兴)

▲4月20日,经济日报十版整版刊登赣州脱贫攻坚相关稿件。

为老区振兴发展夯实根基——江西赣州产业扶贫调研与思考

阅读提示

yuedutishi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革命老区赣州的扶贫和发展高度重视,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把赣南的扶贫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仲春时节,《经济日报》调研组来到革命老区赣州,深入兴国、瑞金、寻乌、安远和章贡区等县区,对这里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调研。


  在赣南,记者采访了社会各界人士,有市县领导、乡村干部、贫困群众以及长期从事扶贫工作的领导和专家,大家对精准扶贫工作情况的介绍和记者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晰的图景。

  下图 江西瑞金叶坪乡重点发展蔬菜产业,以此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图为田坞(九丰)现代高效农业园中的3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大棚。经济日报记者 杨国民摄 

  上图 江西安远县孔田镇设立电商扶贫帮扶服务中心,推动了当地农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拓展销路。经济日报记者 杨国民摄 

发展现代产业是必由之路

  赣州位于江西的南部,也称赣南,是江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部门对赣州的扶贫力度不断加大,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有了巨大发展,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贫困农民的住房大为改善,土坯房基本绝迹,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但是,目前赣州大多数县属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覆盖面仍然较大。据2015年统计,全市970万人口中,农村贫困人口仍有70万人,所辖18个县市中,有11个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正像各地扶贫遇到的问题一样,即使一些已经实现了脱贫的农户和片区,扶贫的成效并不十分稳固,根源在于缺乏坚实可靠持久的经济依托。

  一路走来,记者始终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彻底消除赣南的贫困,怎样才能通过扶贫不仅解决赣南贫困问题,而且为它走向一个光明发展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说,赣州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抓手,是与赣州目前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2012年国务院出台的《若干意见》,给赣州带来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一下子缩短了很多年。现在,干部群众心里都很明确,赣州要发展、要彻底摆脱贫困,发展现代产业是必由之路。

  寻乌县南桥镇古坑村黎建华家宽敞明亮,有三层楼,屋顶还装上了太阳能板。黎建华说:“我老伴骨股头坏死,生活条件一直不好。2010年新农村建设,政府帮忙住上了这个新房子,现在又给安上了太阳能,一年有近5000元收入呢。”

  古坑村第一书记李玉华是赣能集团的帮扶干部。他告诉记者,这家其实已经脱贫,但如果有个风吹草动,很容易就返贫了。为了彻底脱贫,需要在太阳能这些有长期性和持久性的产业上做文章。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户安装5000瓦太阳能需要38000元,现在安装公司优惠6000元,县财政奖补5000元,还可申请贴息贷款27000元。办完手续后,帮扶单位赣能集团对贫困户补贴8000元,一般农户4000元。算下来,贫困户花不了什么钱,“装上后,太阳能板可以至少用15年,每户每年可以有5000元至6000元的稳定收入,脱贫就有了可靠保障”。

  赣州市政协主席刘建平在扶贫一线工作了十几年,对此深有体会。他说,赣南和其他很多地区一样,经过多年的扶贫,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当务之急是解决贫困人口的根本脱贫。救济式扶贫只能管住一时,不能解决长远问题,产业扶贫则可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是扶根本,也是扶长远。

  今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这一要求为进入决胜阶段的扶贫攻坚指明了方向。

赣州产业扶贫的有益启示

  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赣州把发挥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结合、把外部帮扶与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结合,在实践中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启示之一:注重上下对接,精准定位。赣南是革命老区,2012年赣南苏区振兴规划发布后,赣南成为首个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中部城市。赣南在产业扶贫规划设计时,注重与中央的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和扶贫措施对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启示之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形成利益联结。赣州通过土地流转、贫困户土地入股、贷款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使企业和贫困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使贫困户能够分享产业发展的利益。同时,赣州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扶贫资金投入光伏等项目形成的资产收益,折股量化分配给贫困户,使贫困户获得持续增收的能力。

  启示之三: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贫困地区由于长期闭塞,不少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观念相对保守落后,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在采访中,记者提到可以用政府的扶贫贴息贷款增加收入,一些贫困户表示:“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哪敢贷款。”为了改变农民的观念,赣州从介绍扶贫政策等方面入手,促进思想观念改变,改变落后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启示之四:夯实兜底保障,坚守最后底线。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较大比重。目前新农合基本补偿最高封顶10万元,新农合大病保险最高封顶25万元,但是,一名农村群众如果得了大病,花去几十万元是很常见的事。赣州按照每人每年90元的筹资标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贫困户购买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同时结合社会救助,构筑起健康扶贫的“四道保障线”。目前,赣州贫困群众医疗费用个人自付的比重降至10%以内,部分重病患者自付比例不到5%。

  启示之五:与新农村建设同步、与推动社会进步结合。赣州通过整村推进带动基础设施改善、提高贫困村整体面貌。他们在贫困村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探索整村推进扶贫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路子。同时,赣州把产业扶贫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相结合,提出打造一个好的党支部,选派年轻得力干部到村里任第一书记,提升党支部的领导能力和为民干实事的精神。

  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我国已经提出,到2020年农村全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部贫困县实现摘帽。在中国大地上消除贫困的历史华章中,赣州这片无数先烈奋斗过的热土全部脱贫,将成为光彩绚丽的一章。

选准扶贫对路产业

  赣州在发展产业扶贫中,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同时注重学习其他地区的有益经验,选准对路产业,注重项目引领,为产业扶贫打好基础。

  赣州为产业扶贫制定了“五个一”的模式: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创新一套模式、扶持一笔贷款、提供一套服务。赣州市扶贫和移民办主任黄建平表示,产业扶贫首当其冲是选准产业,我们按长短结合、种养互补、三产融合的思路,重点引导发展蔬菜、脐橙等七大产业,要求县、乡、村编细做实产业扶贫规划,选准适合当地的扶贫产业。

  在见效快的项目中,蔬菜是各个扶贫点比较普遍的选择。在瑞金叶坪乡田坞(九丰)现代高效农业园,玻璃大棚通透明亮,各种瓜果蔬菜点缀其间,观光游客穿梭来往。田坞村支部书记曾桂春说,村里367人,贫困人口就有60人。人均只有6分地,单打独斗很难脱贫。这么一个大产业建在这里,村里80%的土地流转出去规模化经营,贫困户还能在这些企业工作,日子好过多了。

  在保证长期稳定增收的项目中,脐橙、油茶较受欢迎。在兴国杰村乡万亩油茶基地,满山郁郁苍苍。负责这个项目的百丈泉食品有限公司的蓝儒林告诉记者,他们有几个渠道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一是吸收贫困群众务工。二是林地流转,现在有180户贫困户流转了林地,每户增收4000元。三是扶贫贴息贷款入股,全乡452户贫困户以每户2万元贷款入股,获5亩油茶股权。因为油茶需要6年才有产出,前5年每年分红3000元,第六年开始按实际产出分成。

  兴国县委书记赖晓军表示,兴国油茶种植历史悠久,立足当地特色选择这一产业具有可持续性。第六年以后,入股贫困户可按油茶产出分成,收入有了长期保障。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为广大农户提供示范。规划好产业后,赣州有针对性地引入龙头企业,利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产业发展,并在这一形式上派生出公司+农户+基地+市场、公司+农户+乡政府、公司+农户+村委会或党支部等多种形式。

  在安远县橙皇无病毒柑橘苗木繁育基地,公司副总经理李良文告诉记者,这些脐橙苗是赣南脐橙的升级产品,每年要销售200万株脐橙苗给农户。产出脐橙后,周围农户愿意交给我们卖,“一年销售3万吨脐橙。在北京新发地,有专门的销售点,每年得卖6000多吨呢”。

  用好就业保障,让产业发展优先惠及贫困户。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实现脱贫,是赣州各县乡的普遍做法。赣州通过公司+贫困户的形式,规定公司每解决一名贫困户就业可获得10万元贷款,把企业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有机结合起来。

  在章贡区沙石镇龙埠村,满眼望去,梯田错落有致,好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今年5月,这个花溪间现代农业乡旅庄园即将开业,这里以每亩800元的标准流转了660亩土地,涉及22户贫困户,同时帮助周边90多名农户实现就业。在过去的2016年,赣州新发展休闲农业266家,面积9400亩。各类休闲农业主体累计带动贫困人口近万人。

  增加资产收益,扩大贫困群众收入。在考虑扶贫资金使用时,赣州也探索通过投资使农民享有稳定的资产收益。政府为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提供免息贷款,贫困群众可用这些资金入股企业享有分红,或通过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获得稳定收益。

  兴国县杰村乡含田村张莲喜今年72岁,女儿患有白血病,家里生活一直很困难。2016年,她把政府提供的5万元产业扶贫贷款放了2万元在油茶基地,前5年每年可获得3000元收益。第六年有收益后,她可与企业按7∶3分红。在她家屋顶,利用另外3万元贷款装上了太阳能电板。我们在她家门口的电子屏幕看到,她家已经外送了3656度的电量,按每度1.02元的价格计算,已经获得了近4000元的收入。

  提供金融扶持,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为使扶贫资金获得放大效应,赣州市财政筹集10亿元设立风险缓释基金,撬动80亿元银行资金发放产业扶贫贷款。这些贷款以免抵押、免担保的形式投向贫困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信用贷款每户最高额度5万元,享受政府3年全额贴息。同时,赣州综合采取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贷款保证保险等多种方式,创新推出了油茶贷、移民搬家贷款、农房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破解扶贫投入不足的难题。

  大力发展“互联网+”,开拓产业扶贫的广阔空间。网络能克服贫困地区交通瓶颈,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机遇。赣州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使当地很多农产品卖上了好价钱。记者在寻乌、安远等县看到,当地创新运用“农家书屋+电商”,免费为农民提供电子商务培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 磊 黄晓芳 杨国民 赖永峰)


吃喝玩乐 | 生活资讯

尽在寻乌微生活公众平台

[本内容可在个性签名中修改]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官方QQ群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